近日,某网友拍摄的照片在中国北方的大连造船厂内,又有两艘驱逐舰完成高度舾装,预计很快就将于2019年服役。而与此同时,在船坞内,也有至少四艘主力驱逐舰正处于不同的建造阶段中,且根据笔者多方对比和取证,这4艘舰正是万吨大驱的6号舰以及两代中华神盾驱逐舰的第20号舰,21号舰和23号舰。
很难想象,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海军的能力和规模只局限于近海防御作战,甚至远不如当时的日本。事实上,就是进入到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内,中国造船工业也只限于小批量的建造先进战舰,并在对每型战舰进行全面测试之后,才开始慢慢过渡到后续的改进型号,而正是这“谨慎”的10年,才使中国可以在第二个十年内,迅速完成新护卫舰、AIP潜艇、中华神盾驱逐舰和反潜护卫舰的批量建造。
然而,这些新舰的建造其实并不会实质性的增加中国海军的规模,因为建造这些舰的作用更多是用于取代建造于1950年~2000年内的老旧战舰,既海军现代化。但是,随着中国海军逐渐加速新型舰艇的建造,并致力于推出更先进的舰艇,包括中华神盾改和万吨大驱在内的多款先进战舰也逐渐开工建造,并且从目前的进度来看,势头貌似丝毫不比第一波造舰浪潮要弱。
中华神盾改和万吨大驱的建造进度可以视为是中国海军第三阶段扩张的开始。未来055和052D的建造不仅不会放缓,而且还会愈来愈烈。但必须认清的是,现代驱逐舰、护卫舰、轻型护卫舰和柴油电力潜艇数量的增加只是海军实力不断增强的一个方面。在未来10年中,中国还将建造更隐蔽且更先进的下一代核潜艇,配备电磁弹射器,新型舰载机的大型航空母舰,以及两栖攻击舰来增强两栖作战能力,这些硬件才是中国海军未来真正需要的,也是蓝水海军的真正象征。
也许,至2030年,中国海军仍不足以超越世界,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海洋属于中国,未来的中国会成为蓝水海军。
|